四柱油压机在金属加工、汽车制造等行业应用广泛,但由于其高压、大吨位的工作特性,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严重事故。本文基于行业标准和资深工程师的现场经验,整理12条关键安全操作准则,帮助操作人员规范作业流程,降低安全隐患。
液压系统状态确认
检查油箱油位是否在标准范围内,油液是否清洁无杂质,避免因油液污染导致阀组卡滞。
观察液压管路有无渗漏,特别是高压软管是否存在老化裂纹。
结构稳定性测试
确认四柱导套润滑是否充足,立柱表面无划伤或变形,防止运行时因摩擦增大导致卡死。
检查上下横梁的紧固螺栓是否松动,避免负载时发生结构偏移。
严禁超载使用
不同吨位的四柱油压机均有额定压力限制,超出设定值可能导致液压缸爆裂或立柱变形。
模具安装须对中
使用百分表校准上下模平行度,偏差超过0.1mm/m需重新调整,否则易导致偏载损坏设备。
双手按钮操作原则
启动压制动作时,须同时按下两个按钮,防止单手操作误触引发压伤事故。
运行时禁止调整模具
设备加压过程中严禁伸手进入工作区,如需调整需先泄压并关闭主电源。
突发停电应对措施
若突然断电,应立即切换手动泄压阀,防止模具因残余压力长时间闭合。
异常噪音立即停机
液压泵异响或立柱异常振动时,需立即停止作业并排查原因,常见问题包括吸油不足或机械结构松动。
定期更换密封件
液压缸密封圈每6个月检查一次,若发现渗油或弹性下降需更换,避免压力泄漏导致动作失灵。
工作台面清洁管理
作业后清理金属碎屑和油污,防止杂物进入液压系统或影响模具定位精度。
持证上岗与定期考核
操作人员需通过液压机专项安全培训,企业每季度应组织复训并模拟突发情况演练。
安全防护装置不可拆除
光电保护装置、急停开关等安全配件须保持有效,擅自改装或屏蔽将大幅增加事故风险。
四柱油压机的安全运行依赖规范操作和严格管理。通过落实上述12条准则,可显著降低设备故障和工伤概率。企业应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(SOP),并结合实际工况持续优化安全措施。